化疗药的使用,要做好防护。无论是患者,还是护士。
案例重现
@胡小美 BEYT(丁香园站友): 两周前出院的一位患者,昨日又到我们科室化疗,这次她告诉医生,上次泵完氟尿嘧啶,护士给她拔留置针时,留置针导管内的药液不慎滴到皮肤,护士当时没注意,患者也没在意,几天以后,皮肤就如下图了,手臂也经常疼……
化疗是治疗肿瘤重要手段之一, 氟尿嘧啶属于抗肿瘤化疗药,广泛用于肿瘤病人,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也常用于治疗乳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皮肤癌等。氟尿嘧啶有植入剂、口服乳、注射液、乳膏等多种剂型。
上述患者因氟尿嘧啶造成的药物皮损,出现在氟尿嘧啶静脉输注结束拔针的时候。几滴药液滴到患者皮肤上,就引起了患者皮肤灼伤或炎症反应,给患者带来这样的不良后果,足可见氟尿嘧啶这种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较大的刺激性,不但会使病人出现毒性反应,而且护理人员在操作中也有可能受到污染,这是护理人员在该药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应对处理
氟尿嘧啶注射液腐蚀皮肤出现皮损后,这种皮损要比药液外渗的性质相应的要轻些,但此事属于护理不良事件,需要护理人员引起足够重视,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认真处理,认识到利害关系,及时应对,立即作出处理。一般情况下,这种皮损如能处理得当,坚持用药,很快就能痊愈。局部处理与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类似。
以下几种局部处理方法,可取其一:
1. 喜辽妥软膏外涂:局部给予碘伏消毒后,可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处理,Bid 或 Tid。
2. 涂布红霉素软膏(或外用抗菌药物软膏):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两次,洗好后涂上红霉素软膏(或外用抗菌药物软膏),每四小时抹掉重新上药膏,坚持用药三天左右,预后良好。
3. 湿润烧伤膏换药:局部理疗 Bid,湿润烧伤膏换药 Bid,直至痊愈。
预防措施
上述的护理不良事件,如做好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预防。
1. 化疗药输注完毕后冲管
抗肿瘤化学药物应用时,护理人员可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准备拔针时,提前换上生理盐水,输入 20~30 mL,进行冲管,把化疗药物全部冲入血管,就不会发生这样的
2. 发现药液污染皮肤立即局部处理
如若发生抗肿瘤药物滴到或污染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并进行观察,发现皮肤变化,及时处理。
3. 健康教育
患者应用抗肿瘤化学药物过程中,护士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严防此类药物使用前、中、后的外渗和污染,使其认识到化疗药物的危险和毒性,做好防范。
4. 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护士在配制药物、输注过程中,及输液结束拔针时,都要做好患者、家属及个人防护,按照规定规范处理医疗废物,有效消弭毒物带来的风险。
除了做好患者的防护,护理人员在配制此类药物时,也要做好自身防护。
抗肿瘤药物防护,最规范的是医院可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集中配制全院科室的静脉药物配置,把分散在各病区的污染源和危险源集中起来,实施科学管理加以控制和防护。
防控措施
1. 配置抗肿瘤药物的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 药物配制宜在 II 级或 III 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内配置。没有条件的医院,要积极跟领导建议,尽力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
2. 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可配备溢出包 溢出包内含防水隔离衣、一次性口罩、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鞋套、吸水垫及垃圾袋等,以防万一。
3. 配药时操作者做好防护 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内层为 PVC 手套,外层为乳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宜穿防水、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前部完全封闭的隔离衣;可佩戴护目镜;配药操作台面应垫以防渗透吸水垫,污染或操作结束时应及时更换。
4. 静脉给药时的防范 给药时,操作者宜戴双层手套和一次性口罩;静脉给药时宜采用全密闭式输注系统。
5. 医疗废物规范分类 所有抗肿瘤药物污染物品应丢弃在有毒性药物标识的容器中。
6. 化疗药物外溢处理
抗肿瘤药物外溢时要按以下步骤进行规范化处理:
1. 操作者应穿戴全套个人防护用品;
2. 应立即标明污染范围,氟尿嘧啶注射液属于水剂,药物外溅应使用吸水纱布垫吸附,污染表面应使用清水清洗;
3. 如药液不慎溅在皮肤或眼睛内,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
4. 做好记录。记录下外溢药物名称、时间、溢出量、处理过程以及受污染的人员、防范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瑞艳. 静注 5-氟尿嘧啶外渗致组织坏死 1 例. 西部医学.2010.22(8).
2. 国家卫生行业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