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教授:直面结直肠癌发病高峰,展示中国独到风采

2017-10-12 17:13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全球包括中国的高发癌种之一。近年来,全球结直肠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飞速,近期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CSCO) 成立了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

专委会的成立将为我国结直肠癌诊治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我国的结直肠癌诊治水平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在本届 CSCO 大会上,丁香园采访了新任 CSCO 理事长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李进教授。

李进-2_副本.jpg

丁香园:请您介绍一下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李进教授:CSCO 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是 CSCO 成为一级学会后成立的第一个下属二级学会,成立于今年 1 月 14 日,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苏展教授当选第一任主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当选为候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当选为副主委。

常委包括陈功、李健、刘云鹏、袁响林、袁瑛、张俊、章真和周爱萍教授。袁瑛教授同时还兼任第一届秘书长。

结直肠癌专委会成立的主旨是为从事结直肠癌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者提供多学科参与的、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规范化、个体化和多学科合作的理念。

结直肠癌专委会的成立最初是由张苏展教授在 2015 年末倡议的,经 CSCO 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议讨论批准成立。44 名委员来自结直肠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相关学科。

2017 年专委会的工作计划主要是指南巡讲、学术年会、MDT 推广等,目前已在哈尔滨等地完成了多场《CSCO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的巡讲。我们相信,在首届主委张苏展教授的带领下,专委会一定会为提升我国结直肠癌综合诊治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丁香园:这 20 年来,全球结直肠癌内科治疗领域有哪些重要的进展?

李进教授:结直肠癌是一个研究进展相对活跃的领域,内科治疗基于分子分型而日趋精准是最大的特点。我个人认为有四个方面的进展最为重要。

首先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包括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用于 KRAS 野生型患者,以及以贝伐单抗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等,极大延长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一线方案。

第二个大的进展是免疫治疗,2017 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首次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 单抗用于/错配修复缺陷 (dMMR)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H) 的 mCRC 的末线治疗。

第三个重要进展是左右半结肠癌的差异获得高度重视,首次以指南的形式将原发瘤部位纳入 mCRC 一线治疗中靶向药物的选择参考依据,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治疗(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在一线治疗中的使用仅限于原发瘤位于左侧结肠者。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诊治进展也值得关注,通过多学科团队(MDT)合作开展个体化治疗,有望使部分病例转化为可切除。

丁香园:近些年,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攀升。请介绍一下中国结直肠癌研究近 20 年主要的进展?您如何评价中国学者对世界结直肠癌研究所做的贡献?

李进教授:CSCO 的成立使得中国的临床肿瘤研究得以与世界接轨,我国学者这些年在结直肠癌治疗上逐渐与国际同步,诊治和筛查都日趋规范。

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原创性成果。我国自主研发了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和呋喹替尼,尤其是后者,在刚刚结束的 CSCO 年会上报告了其三期临床研究 FRESCO 的结果,证实呋喹替尼作为 mCRC 的三线治疗有效且安全,可带来明显的总生存(OS)改善,为 mCRC 三线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方面,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手术适应证和综合诊治流程。此外,近年来遗传性结肠癌备受关注,我们建立了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系标准。

最重要的,我们将原创性成果总结形成了自己的指南,包括许剑民教授执笔、2016 年制定的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以及即将发布的《CSCO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关注丁香智汇,中高级医生随身携带的学术加油站。

丁香智汇二维码.gif

编辑: 文千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