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面对阿片类药物不必恐慌 合理使用是良药

2017-09-19 09: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近日,由中国麻醉药品协会携手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在北京举行「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座谈会」。与会专家通过解读近期美国政府加强对阿片类药物管理的报道,介绍、分析了中国阿片类药物的管理及临床应用情况,帮助公众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厘清对阿片类药物的错误认知,树立科学镇痛的理念。

秦叔逵:中国癌痛患者「止痛」需求尚未满足

2017 年中国癌症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癌症新发人数增加到 459 万,占世界的 1/4。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60% 在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然而,70% 的疼痛患者未接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副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 CSCO 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 秦叔逵教授指出:「中国还有很多癌痛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镇痛治疗,患者的镇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1.jpg
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秦叔逵  教授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欧洲姑息治疗学会(EAPC)等国外权威机构推荐阿片类药物作为治疗癌痛的首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医疗用吗啡消耗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治疗癌痛水平的标准,并将吗啡人均年消耗量依照大于 10 mg、1~10 mg、小于 1 mg 分别划分为高、中、低 3 个层次。2010 年以前,我国吗啡人均年消耗量均在 1 mg 以下,处于极低水平;2011~2013 年,这个数值虽然增长到略高于 1 mg[1],但仍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国际麻管局 2015 年的年报显示,2015 年吗啡在美国的消耗量是 19.6 吨,而在中国仅为 1.6 吨,中国人均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全球排名仅位列第 88 位。

樊碧发:疼痛是成瘾的「天然拮抗剂」

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指出,治疗观念和用药习惯存在误区是影响患者接受规范化镇痛治疗的主要原因。「由于鸦片战争对中国沉痛影响的特殊历史背景,鸦片成瘾观念在公众心中异常深刻,甚至『谈麻色变』,不少患者及家属,甚至部分临床医师对麻醉药品心存恐惧。」

2.jpg
图:中日友好医院  樊碧发  教授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医生科学、规范、合理的指导下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概率极低。「疼痛是成瘾的『天然拮抗剂』,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是对止痛强烈的要求而非享受『欣快感』。对于疼痛患者,特别是癌痛患者来说,阿片类药物是将他们从地狱拉回到人间的『良药』。」樊碧发教授特别强调,「阿片类药物有其双面性,不规范的使用易产生依赖性。阿片类药物是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规范、科学的镇痛。」

刘端祺:让患者「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特邀专家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监事会监事,陆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刘端祺教授分享了一组数据:难产的疼痛指数到 100,排所有疼痛的第一位,第二个就是癌症晚期,疼痛指数达到 95。老百姓有句俗语,「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但其实牙痛在疼痛等级里仅排第五位。刘端祺教授指出,「如果从癌症来讲,食管癌、肉瘤、胰腺癌,这些都是非常疼的,就算是比较轻的肠癌,它的疼痛指数也有 70 分。得癌症很少不疼的,因此我们医务人员首先要把癌痛,要把普通的疼痛或者剧烈的疼痛,都当成一个紧急的疾病来治疗。」

3.jpg
图:  陆军总医院  刘端祺  教授

刘端祺教授强调:「缓解疼痛是患者应有的权利,也是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癌症病人特别到晚期的时候,其实基本上都知道自己离生命结束不会太远了。他们并不要求医生把病治好,只要求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人世。主动关注患者的疼痛状况,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对癌症患者人文关怀最直接的体现。未来,『蔚蓝丝带』将进一步携手各个学协会,持续进行癌痛知识的宣传,帮助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合理用药的观念,最终帮助广大癌痛患者实现『无痛生活 尊严人生』的夙愿。」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研究Ⅴ——国内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制制度比较研究》2017 年第 28 卷第 1 期

编辑: 孔宇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