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17 乐伐替尼有望成为晚期肝细胞肝癌一线治疗新选择

2017-06-07 12: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芝加哥当地时间 2017 年 6 月 4 日在美国肿瘤学会(ASCO)年会,首次公布了乐伐替尼一线治疗 uHCC 随机、开放、非劣效 III 期临床试验(REFLECT)的结果。

数据显示,乐伐替尼一线治疗 uHCC,在 OS 方面非劣效于索拉非尼,在亚太人群中一线乐伐替尼治疗肝癌 OS 获益优于索拉非尼,作为 uHCC 的一线治疗方案乐伐替尼的 PFS、TTP 和 ORR 显著优于索拉非尼。

在全世界范围内,肝细胞肝癌(HCC)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每年约有 74.5 万 HCC 患者死亡。

而中国是肝癌大国,据估计 2015 年中国有新发肝癌病例 46.6 万,有 42.2 万患者因肝癌死亡,在年龄小于 60 岁的男性中,肝癌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1]。

索拉非尼作为目前唯一批准用于不能手术或远处转移 HCC 的靶向药物,近十年来改善了全球范围内部分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患者的治疗需求。

十年来,很多分子靶向药物在 III 期临床试验中未显示出优于索拉非尼的疗效,乐伐替尼临床研究取得的阳性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说是全球肝癌学者 10 年来努力的结晶。

乐伐替尼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3(VEGFR 1-3)、成纤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1-4(FGFR 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RET 和 KIT 的口服多靶点抑制剂,目前已经获得 FDA 批准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晚期肾细胞癌。

研究设计

11.png

此项随机、开放、非劣效 III 期临床试验对比了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一线治疗 uHC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OS),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预估 OS 的 HR 和 95%CI,预先设定的 NI 边缘为 1.08。

次要有效性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进展时间(TTP)和客观反应率(ORR),评估方法为 mRECIST。

该研究共纳入 954 例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 uHCC 患者(≥ 1 个可测量靶病灶,巴塞罗那分期 B 或 C,Child-Pugh A,ECOG PS ≤ 1),随机分入乐伐替尼组(478 例,体重 ≥ 60 kg:12 mg qd;体重<60 kg:8 mg qd)或索拉非尼组(476 例,400 mg bid)。

研究结果 

22.png

33.png

在 OS 方面,乐伐替尼非劣效于索拉非尼,中位 OS 分别为 13.6 个月和 12.3 个月,而亚组分析表明在亚太人群中一线乐伐替尼治疗 OS 获益优于索拉非尼治疗。

44.jpg

55.png

作为 uHCC 的一线治疗方案,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的 PFS、TTP 和 ORR 在统计学和临床上均有显著差异,乐伐替尼组中位 PFS 是索拉非尼组的两倍(7.4 个月 vs. 3.7 个月,p< 0.00001),ORR 接近索拉非尼的三倍(24.1% vs. 9.2%,p< 0.00001),中位 TTP 是索拉非尼的两倍多(8.9 个月 vs. 3.7 个月,p< 0.00001)。

66.png

安全性方面,二组发生治疗相关副反应(TEAEs)的患者数目相似,多数乐伐替尼 TEAEs 是高血压(42%)、腹泻(39%)、食欲减退(34%)、体重下降(31%)和疲劳(30%),同以往报道的乐伐替尼副反应事件相似。

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 5.7 和 3.7 个月,二组分别有 13% 和 9% 患者因治疗副反应而停止治疗,分别有 33% 和 39% 的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

77.jpg

针对这一成功的临床试验,乐伐替尼有望成为晚期肝细胞肝癌一线治疗新选择。


【文献参考】[1]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115–132.

编辑: 来昀韵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