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患者赴美就医病例

2017-04-01 16:03 来源:盛诺一家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患者是 46 岁中国籍男性,病史简介如下:

2013 年,开始出现左耳间断性耳鸣,偶有头晕。2015 年,病情加重,耳鸣持续不间断。

2016-7 月复查发现鞍上结节。

2016-7 月至 2016-11 月复查该结节没有变化。

2016-11 月,底腰部、髋部酸痛,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查核磁提示:C7 水平的椎管内右后方,存在 8 mm 大的髓外肿瘤性突出病变,L1-2 水平的椎管内有 35×20×15 mm 大的硬膜内髓外肿瘤,以及 S2-3 也发现囊胞状肿瘤;从腰椎到颅内存在着散在的肿瘤性病变,考虑是从腰椎肿瘤种植转移的可能性比较高。

2016-12-6 实施了腰椎肿瘤的摘除手术,术中所见,肿瘤在脊髓圆锥部粘着,考虑为原发病灶,全部摘除肉眼所见肿瘤。

手术后,影像检查显示,患者存在多个肿瘤性病灶,但头上的病灶不能手术,拍片亮点指数显示为红色(日本拍摄的脑部 MRI,脑部有小肿瘤点,因该肿瘤对造影十分敏感,拍出亮度很高,按日本标准为红色警戒线,如下图),日本医生认为预后差,预期寿命数月。

合图.jpg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为:室管膜瘤(WHO II 至 III 级),术后病理学报告考虑在室管膜瘤同时伴有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WHO I 级),并没有最终确诊;该肿瘤罕见、有增殖能力,对化疗不敏感,并且已经扩散,医生没有好的方案,推荐到美国就诊。

2017-2 月,后患者至美国某医院就诊,上述手术病理切片评估结论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WHO I 级」,但是其中有增殖增强和分裂活跃的细胞,这种情况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中较罕见,这些细胞可能具有潜在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主治医生判断: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虽然十分罕见,但发展非常缓慢,要长到像该患者被切除的腰椎管内的肿瘤那么大(35×20×15 mm),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意味着,肿瘤其实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只是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至于患者所担心的脑部不能手术的肿瘤病灶,主治医生认为,这种肿瘤的特点之一,就是拍片显示亮度高,实际上由于增长非常缓慢,并不意味着短期内就有风险。

主治医生建议:脑部的肿瘤病灶还较小,短时间内不需要考虑,只需要定期检查即可;当肿瘤缓慢进展到出现症状时,可以考虑手术,现在则不需再手术。主治医生还认为,患者血液或脊椎可能仍存在肉眼看不到的肿瘤,因为这种肿瘤对化疗不太敏感,而对放疗比较敏感,所以建议他见放疗医生。

放疗医生在与主治医生、外科医生、病理医生共同讨论后,整个医疗组认为:患者的这种肿瘤进展极为缓慢,从生物学行为来讲,是良性而不是恶性。

最终,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是:针对脊髓残余病灶和尾椎进行 30 次质子放疗,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编辑: 王爽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