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2 月 27 日,中国上海)- 近日,清华大学免疫创新中心(ICIT)与百时美施贵宝(BMS)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作为 ICIT 首家战略合作方,BMS 将参与其创新药物发展计划,在免疫治疗领域与 ICIT 展开密切合作。
双方将依托清华大学在基础科研的雄厚力量和人才优势,以及百时美施贵宝在药物研发的丰富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高潜力科研项目向具有临床价值药物的加速转化,为最严峻且最具挑战性的免疫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清华大学与百时美施贵宝强强联合, 将为满足中国患者在特定高发疾病上的临床亟需共同努力,早日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 [1],科技人力资源和专利申报数量位列世界第一 [2, 3]。然而中国作为「科技大国」,科研投入效益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约为 25%,其中真正实现产业化不足 5%,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的 80%。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每年以 20% 的速度增长,年投入额约 4600 多亿元,每年取得科研成果达 3 万余项,而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双低的情况依然严重 [4]。为此,国务院出台《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若干规定》,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同时鼓励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良好环境。
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免疫创新中心联合百时美施贵宝发力免疫治疗领域,共同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免疫创新药物的不断发展。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董晨所长在签署仪式上表示,「ICIT 成立之初,就期望与包括百时美施贵宝在内的世界级跨国药企展开积极合作,这将有利于免疫所原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在国家提倡的创新创业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形成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作为一家以「研发并提供创新药物,帮助患者战胜严重疾病」为使命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 BMS 的业务覆盖了众多主要疾病领域。
近年来,BMS 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领先全球。来自百时美施贵宝总部发现和优化部门的副总裁张笠陶博士表示:「在董晨所长的领导下,清华免疫所在免疫学的创新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获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
BMS 与清华大学有着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 本次与 ICIT 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 BMS 在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公司全球创新发展战略与中国本土战略的协同。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为患者尽早带来创新性的药品,满足患者在严重疾病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据悉,清华大学的基础免疫学研究以免疫学研究所为基地,在过去 5 年形成了以世界著名免疫学家董晨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强大科研队伍,近年来在免疫细胞发育、天然免疫机制、适应性免疫、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免疫、过敏性疾病等领域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绩,众多原创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Immunity》、《Nature Immunology》等杂志,已成为代表中国免疫和炎症研究水平的学术机构。
关于清华大学免疫创新中心(ICIT)
清华大学免疫创新中心由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于 2016 年 8 月联合创建,免疫学研究所董晨所长和技术转移研究院金勤献院长担任中心共同主任。 ICIT 旨在推动创新的技术孵化模式,在免疫原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知名药企建立战略合作,培育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免疫治疗药物,从而加速实现免疫学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
关于百时美施贵宝
百时美施贵宝是一家以「研发并提供创新药物,帮助患者战胜严重疾病」为使命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全球官网 BMS.com 或通过 LinkedIn,Twitter,YouTube 和 Facebook 关注百时美施贵宝。
参考资料
[1] 2015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 (2014)
[3] 2015 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
[4] 王若飞,浅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和对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2 期,9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