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以前让人感觉是一个小病种,就像一个孤儿肿瘤一样,但其实从近年来的参会情况和参会人数来看,我觉得随着发病率增高,甲状腺癌引起了临床医生广泛的重视。以前外科对它并不是特别关注,术后通常置之不理,但现在外科医生开始讨论起这方面的议题,开始重视术后管理。目前,对于甲状腺癌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团队的意识,外科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甲状腺癌的手术规范化以及术后管理方面,这一变化是特别让人惊喜的。
在甲状腺癌治疗方面,核医学是为外科医生服务的,它是术后辅助治疗的一部分。但核医学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起到外科治疗起不到的一些作用,比如术后一部分远处转移的病人,尤其是病灶可以摄碘的这部分人,我们可以用放射性碘来治疗。综合来看,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核医学科是和其他各学科共同在战斗。
目前核医学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而引起,各级医院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存在差异。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今后几年大家能把甲状腺癌术后评估以及碘 131 治疗这部分内容做的更为规范化,重视术后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再来进行碘治疗。在甲状腺癌诊治的发展方向上,我们更推荐精细化诊治,就也是说在一些科研的推动下,各种基因或靶点更加精细化,针对每个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一种诊疗模式,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总体来说,在中国目前还需要普及规范化治疗,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才能推动了个体化治疗。
对于基层医生,现阶段还是最应该把近期制定的指南一层一层地逐级解读下去,如果基层医生能配合我们的解读,就能有所收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起来,一盘棋地往下走。这样更有利于以后多学科、多中心诊疗模式的开展。另外,临床试验可能也更有助于它的推进,因为如果大家的标准不一样,治疗前的评估不一样的话,那后面就很难进行。
在多数会议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专家在演讲、在灌输,参会成员们反馈的信息是他们自己来说的机会太少。病例讨论这种形式最能体现出大家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过程,所以我们也在思考,比如以后我们组织的会议能不能结合一个具体的病例来开始,采用一种以问题为引导的模式。这种以病例为引导的形式是最能教育临床医生的,他能跟我们一道来思考,结合自己以前的知识背景还有指南的引导,我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带动他,这可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