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主办的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Best of ASCO® Event in China)于 6 月 23~26 日召开。
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就晚期肝细胞癌、胆管癌、肝外转移的治疗进展回答了丁香园的提问。
c-MET 抑制剂用于晚期肝细胞癌
原癌基因 c-MET 是一种重要的基因,c-MET 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路的过度活化和肿瘤细胞的存活、迁移、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兴起,c-MET 通路以及 c-MET 抑制剂在晚期肿瘤中的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c-MET 异常有 3 种情况
c-MET 基因突变:c-MET 通路的继发性活化是靶向药物继发性耐药的原因,如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 耐药与 T790m 突变、c-MET 突变等有关。晚期肝癌患者发生率约 5%。
c-MET 基因扩增:肝癌患者发生率约 5%~10%。
c-MET 蛋白过表达:由于样本量的差异和地区差异导致肝癌患者发生率 20%~40% 不等,平均为 30%。
针对 c-MET 通路的抑制剂有两类
大分子药物:针对 c-MET 受体本身和针对其配体 HGF 的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药物:大都是 ATP 的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阻断酪氨酸磷酸化发挥抑制 c-MET 激酶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大分子 c-MET 抑制剂的效果不显著,无论是胃癌,还是肺癌均没有取得显著进展。
现有的研究显示小分子 TKI 比单抗更具疗效:之前 ASCO 年会报道的小分子 c-MET 抑制剂 Tivantinib 在晚期肝癌的 I~II 期研究取得了阳性的结果、今年秦叔逵教授团队入选 ASCO 壁报的两项关于小分子 c-MET 抑制剂用于晚期肝细胞癌的研究同样在初期显示出优势。
选择更合适的 c-MET 抑制剂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疗效,秦叔逵教授说:今年我们的两项研究的小分子 c-MET 抑制剂均为「pure c-MET 抑制剂」——具有高度选择性,稳准狠,安全性良好、患者耐受性好。
肝癌肝外转移的治疗
肝癌肝外转移,常见于腹腔淋巴结尤其是肝门淋巴结转移,其次是肺部转移,还有骨转移、脑转移、皮肤转移等。
虽然肝外转移,但肝癌患者大多数不是因为肺转移导致的呼吸困难、骨转移导致疼痛或截瘫等肝外转移病灶恶化而死亡,而主要是因为肝内病灶播散、恶化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中国的介入专家认为,在系统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肝外转移的患者有必要对肝内病灶进行介入治疗。
肝癌肝外转移更加强调系统治疗。如果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允许,可以考虑对肝内病灶进行介入治疗或其他局部治疗,同时用系统全身治疗手段包括索拉非尼、化疗、免疫治疗等去控制肝外病灶。
总之,全身治疗 + 局部治疗,关注基础肝病,抗病毒、保肝利胆、改善肝功能。
胆系肿癌的内科治疗
胆系肿瘤是胆囊癌、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在内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它们来自同一个胚层,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类似。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很差,主要以外科治疗为主。
在过去的研究中,全世界只有一项阳性结果的 III 期试验——吉西他滨 + 顺铂(GP 方案)优于吉西他滨单药。目前为止,GP 方案是胆系肿瘤的标准化疗方案。
由于发病率不高,研究较少,治疗棘手。内科包括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有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剂联合化疗似乎可提高疗效、胆系肿瘤或与 FGF 等靶点有关,期待未来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