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14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16.14/10 万)和死亡率(7.55/10 万)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五位,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
结直肠癌患者中,大约 40% 到 70% 最终会出现转移,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长期的预后非常差,平均生存期只有数个月。药物治疗是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实践中的有好几类药物可供患者选择,那么该如何选择药物使得患者最大获益呢?
然而,国内在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过程中存在有几点问题:
①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通常很严重,且费用昂贵,性价比低;
② 化疗过程中,存在治疗周期不足、治疗方案随意(药物、剂量、疗程)等问题;
③ 国内可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限,且需要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改善获益,会存在加剧使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的副作用;
④ 靶向药物在指征掌握上缺乏一定的规范……
每年的 4 月 15 日至 4 月 21 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全国集中宣传抗癌防癌医学知识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发起了『晚期转移性 CRC 治疗现状调查问卷』的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面向全国肿瘤科医生展开,旨在通过研究中国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现状,来优化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应用,并会以调研报告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