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侵犯(PNI)以及淋巴血管侵犯(LVI)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早期患者病情控制及患者存活的影响尚未得到阐明。为此,中国台湾国立台湾大学的娄培人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2004年至2009年期间,所有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历进行了考察。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1月30日在线出版的《外科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杂志上。
该研究共涵盖了442例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A组有360例患者(无神经侵犯(PNI)或淋巴血管侵犯(LVI)),B组有82例患者(存在神经侵犯(PNI)及/或淋巴血管侵犯(LVI))。研究人员发现,A、B两组患者在5年无病存活率(73.8 vs 68.7 %, p = 0.48)及整体存活率(90.9 vs 86.1 %, p = 0.25)方面无显著差异。对于A、B两组中未接受术后放疗(PORT)的患者,其5年无病存活率(73.8 vs 70.2 %, p = 0.51)及整体存活率(90.9 vs 85.2 %, p = 0.18)也无显著性差异。而在B组中接受及未接受术后放疗的患者间,在无病存活率(61.1 vs 70.2 %, p = 0.98)或整体存活率(88.9 vs 85.2 %, p = 0.64)方面也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变量分析表明,神经侵犯(PNI)、淋巴血管侵犯(LVI)及术后放疗(PORT)均不能对治疗预后产生显著性影响。
研究人员最终认为,神经侵犯(PNI)、淋巴血管侵犯(LVI)均非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情控制及整体存活率的显著风险因素。此外,对于存在神经侵犯(PNI)及/或淋巴血管侵犯(LVI)的I期及II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也不能从术后放疗(PORT)中获得额外受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