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爱丽丝.肖博士报告了crizotinib作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3期阳性试验数据之后,来自欧洲胸部肿瘤平台lungscape项目的调查结果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lungscape项目正在评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欧洲被切除的I-III期肺腺癌中的阳性率。
2012年九月三十日(星期日),菲奥娜.布莱克霍尔博士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关于肺癌生物标志物的提交论文会议上解释说,在欧洲,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流行状况尚不清楚。因此,该lungscape项目正在提供一个平台,用以在被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中评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www.etop-eu.org)。该次会议在维也纳召开,而布莱克霍尔博士则来自于英国曼彻斯特英国国民保健信托基金会的克里斯蒂医院。
布莱克霍尔博士在报告中说,目前有15个欧洲网点正在参与该项研究。这些网点已经按照预先确定的草案标准,回顾性地确定了具有临床人口统计学和预后数据,并且有肺组织可用于研究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他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对临床数据完整的入选病例进行了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表达的评估,并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病例及其相匹配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对照病例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布莱克韦尔(此处可能是布莱克霍尔,译者注,下同)博士报告说,到目前为止, 已有1099例病人被纳入该数据库,其中69例(6.3%)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在ALK IHC0+ 与FISH+之间有高水平的一致性 (在ALK IHC 3+和ALK FISH+之间为90.5%敏感性和97.7%特异性)。ALK IHC+和ALK FISH+似乎也能为被切除的早期腺癌病人提供预后信息。布莱克韦尔博士还说,上述发现代表了欧洲第一个评估被切除的I-III期肺腺癌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发生状况及其预后意义的大型数据集的主要内容,其中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均经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确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