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定义为肺内单个球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的病灶,直径小于3 cm,周围完全被肺组织包绕,无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通常无临床症状。SPN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故正确判断其良恶性是肺癌二级预防的关键。目前国际上构建了多个SPN良恶性预测模型,如Mayo Clinic Model 、VA Model等,将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纳入模型,综合评估肺癌可能性大小。本研究旨在从临床病例出发,分析比较上述两个肺癌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以期更有效更广泛地指导临床诊治。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的病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2年至2009年期间呼吸科和胸外科的住院病人,所有病例确诊存在SPN,且均通过外科手术或肺穿刺获得病理结果。
二、方法
1.影像学检查:CT扫描仪为德国西门子high-speed,扫描方式为平扫和增强,层厚5-10mm,层距5-10mm。由不知道病理结果的高年资呼吸科医师阅片,统一设定肺窗(窗位-700 HU,窗宽1000HU)和纵隔窗(窗位40 HU,窗宽600 HU),在PACS系统中详细描述结节特征,包括:①结节的位置。②结节大小:肺窗中测定的结节的最大径。③结节CT值:测定区域为非坏死空洞及钙化区域且不包括结节边缘,增强前后CT值的测定采用同一区域。④边缘特征:如光滑、毛刺、分叶征和胸膜凹陷征等;毛刺为结节边缘的小刺状突起,呈细线状或毛刷状,长度小于5mm的毛刺称为短毛刺,超过此范围称长毛刺;分叶征包含脐凹征、棘状突起征和锯齿征。⑤内部特征:如空洞、钙化等。
2.临床特征记录:包括患者年龄、吸烟史和戒烟史、现患或既往恶性肿瘤病史、病理学检查情况等。
3.肺癌预测模型:①VA Model:计算公式为Y=ex/(1+ex),其中X=-8.404+(2.061×smoke)+(0.779×age 10)+(0.112×diameter)-(0.567×years quit 10);②Mayo Clinic Model:计算公式为Y=ex/(1+ex),X=-6.8272+0.0391(age)+0.7917(smoke)+1.3388(cancer)+0.1274(diameter)+1.0407(spiculation)+0.7838(upper)。公式说明:①e:自然系数;②age:患者年龄,以年为单位;③age 10指年龄除以10;④smoke:如患者现在吸烟或以前曾吸烟则计为1,其余记为0;⑤years quit 10指戒烟年数除以10;⑥cancer:如患者有确诊5年以上的胸外肿瘤则计为1,其余为0;⑦diameter:SPN的最大直径,以mm为计数单位;⑧speculation:毛刺,如SPN有毛刺计为l,其余为0;⑨upper:如SPN位于肺上叶计为1,其余为0。
三、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针对两个模型,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一特异度为横坐标分别作ROC曲线,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共90例纳入研究,其中良性病例32例,恶性病例58例,恶性比例为64.4%。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8.9岁,其中良性病例组51.5岁,恶性病例组63.1岁。恶性病例组中腺癌51例(87.9%)(其中肺泡细胞癌12例),鳞癌3例,腺磷癌2例,大细胞癌1例,肺神经内分泌癌1例。良性病例组中结核4例,炎性假瘤7例,真菌感染1例,错构瘤5例,硬化性血管瘤4例,炎性组织7例,纤维组织囊肿2例,糖瘤1例,肉芽肿1例。
二、影像学特征
58例恶性SPN中,结节大小平均为1.69 cm,35例位于上叶,53例有分叶征,44例有毛刺,36例胸膜牵曳,3例钙化;32例良性SPN中,结节大小平均努1.79 cm,19例位于上叶,21例有分叶征,22例有毛刺,14例胸膜牵曳,4例钙化。在众多影像学特征中,分叶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90例SPN的CT影像学特征(例)
三、肺癌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显示两种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见图1),表明其诊断有一定准确性。应用VA模型时,ROC曲线下面积(0.712,95%C/0.606—0.821);界值取0.3186时,约登指数(又称正确指数,0.329)最大,诊断敏感度51.7%,特异度81.2%,阳性预测值93.2%,阴性预测值63%;32例良性病例应用此模型,诊断为恶性的有3例;58例恶性病例中,诊断为恶性的有41例。
应用Mayo Clinic模型时,ROC曲线下面积(0.753,95%CI 0.652-0.853);界值取0.3435时,约登指数(0.377)最大,诊断敏感度69%,特异度68.7%,阳性预测值81.1%,阴性预测值59.5%;32例良性病例中,诊断为恶性的有10例,58例恶性病例中诊断为恶性的有43例。
图1 VA Model和Mayo Clinic Model的ROC曲线
讨 论
随着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普及和改进,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据统计,美国每年约发现150 000例SPN,偶然发现的占90%。一项研究显示,社区中胸部平片SPN的检出率为1/500(0.2%)。早期发现恶性结节常常预示着良好的结局。肺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低至15%,而IA期(T1NOM0)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长期生存率高达80%,因此早期鉴别SPN的良恶性并给予积极治疗是肺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是降低肺癌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良性SPN常见的原因为非特异性肉芽肿、感染性肉芽肿(包括结核、真菌感染等)、错构瘤等;恶性SPN常见的原因为肺腺癌、鳞癌、单发恶性肿瘤转移灶等。本研究发现良性SPN主要为感染性肉芽肿,占59.4%;恶性SPN主要为肺腺癌,约占87.9%,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SPN病因种类繁多且复杂,通过有创或微创的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诊断困难和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初步预测SPN良恶性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能为后续采取进一步诊断措施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结节的影像学特征预测良恶性是辨别SPN性质的关键,这些特征包括结节大小、大小的变化情况、位置、边缘特征、钙化和增强情况等。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发现,SPN的恶性可能性与结节大小显著相关,大小不超过1 cm的结节恶性可能性的似然比为0.52。1.1~2.0 cm的为0.74,2.1~3.0 cm的为3.7。2007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关于肺部结节临床实践的最新指南总结指出,直径在5~10mm范围内的结节恶性发生率为6%~28%,11~20mm范围内的结节恶性发生率为33%~60%,而直径大于20mm的结节恶性发生率为64%~82%。研究发现,带有毛刺SPN的恶性可能性似然比为5.54,而边缘光滑SPN的恶性可能性似然比为0.30;SPN分叶征也是恶性病灶的特征之一,其阳性预测值为80%;卫星灶在良性病灶诊断上的阳性预测值为90%;钙化的不同模式对鉴别SPN良恶性有一定意义;结节的大小改变(或倍增时间)对于良恶性的鉴别具有特别的意义,如果结节倍增时间在20~400d之间,应考虑恶性可能,需要活检证实或直接手术切除。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若以增强后CT值大于15 HU为诊断阈值,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58%,而小于15 HU则强烈提示良性结节,其阳性预测值为96.5%。
本研究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分叶征在良恶性结节中有显著差异;恶性SPN的大小和患者年龄较良性SPN的大,毛刺和胸膜凹陷征也较良性者常见,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90例SPN的影像学特征上看,SPN并没有绝对特异的良恶性的形态学特征,如某些恶性结节也显示光滑和规则的轮廓,良性结节也可有毛刺和胸膜凹陷征,这使得判断SPN的良恶性更具挑战性,单一从某个影像学特征或仅仅依靠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准确地判断。ACCP关于肺部结节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在评估结节良恶性时,不仅要描述病灶大小、形态特征,还需考虑患者的症状和恶性肿瘤相关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比如高龄、吸烟、现患或既往恶性肿瘤病史、肺纤维化病史等都增加了SPN的恶性可能,因此临床医师需要综合分析,将临床病史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预测SPN良恶性的能力。
初步预测SPN的良恶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且颇有争议,只存在一些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上的相对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往往凭借经验来判断,而且不同医师阅片水平不一致,往往造成误诊和漏诊,不能及时诊治恶性结节,或者造成对良性结节的过度治疗。因而临床上越发需求一种SPN良恶性预测模型,这种模型将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全面有效且定量化地评估结节的性质。1997年,Swensen等回顾分析了1984—1986年间629例结节大小为4~30mm的SPN患者,研究发现3个临床特征(年龄、吸烟史、既往恶性肿瘤史)和3个影像学特征(结节大小、有毛刺、位于上叶)是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了Mayo Clinic肺癌预测模型。此后,Gould等在回顾性研究375例SPN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相对简易的VA模型,指出年龄、吸烟史、戒烟时间、结节大小是SPN恶性预测最有意义的因子。本研究将90例临床资料分别输入上述两个模型并作ROC曲线,发现前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略大于后者(0.712),表明两者均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从临床病例出发,在验证两种模型诊断价值的同时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应用Mayo Clinic模型时,32例良性病例中预测出10例SPN恶性可能,58例恶性病例中预测出43例SPN恶性可能,提示该模型灵敏度较好,特异度欠佳,这与此模型取最佳界值(0.3435)时的结果相一致。应用VA模型时,32例良性病例中预测出3例恶性可能,58例恶性病例中预测出41例恶性可能,提示该模型特异度较好,当取最佳界值0.3186时,其特异度为81.2%。此外,从结果数据可以看出,VA模型对良性和恶性SPN的误诊率分别为9.375%(3/32)和29.31%(17/58),Mayo Clinic模型对良性和恶性SPN的误诊率分别为31.25%(10/32)和25.86%(15/58),说明两种模型的诊断预测效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但是在我国PET/CT应用不普遍的情况下,其对结节的良恶性判断仍具现实意义。
两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相似,但应用到具体的临床病例时可能出现较大的差距。如1例48岁女性SPN患者,无吸烟史,影像学示结节位于右肺上叶前段,直径21.9mm,可见分叶、毛刺,密度均匀,无胸膜牵曳、钙化、晕轮征、卫星灶、空洞,平扫CT值11HU,增强38 HU,术后病理示右肺上叶腺癌,部分细支气管肺泡癌。应用VA模型时,其预测值为0.0987,该病例在界值为0.329时良性可能性大。而Mayo Clinic模型的预测值为0.4168,在界值为0.3425时,其恶性可能性大。这一差距可能由于Mayo Clinic模型纳入更多的危险因素,比较两者的公式可以发现,Mayo Clinic模型中临床特征变量的总权重和影像学特征变量的总权重相近,而VA模型中两类变量的权重相差甚大,过于注重临床特征变量,可造成顶测效能的降低,但VA模型的特异性较好。因此,临床上在选择模型时,需同时结合病史特征考虑,对预测出良性可能性大的病例仍需定期随访。重复预测。
ACCP指南建议临床医师通过定性的临床判断或有效的预测模型(如Mayo Clinic模型)定量评估每位SPN患者的试验前可能性(pretest probability),以此指导进一步诊断性试验的选择,如FDG-PET、PET/CT、CT引导下细针穿刺、经胸腔针吸或支气管镜活检、手术等,选择以上措施需综合考虑病灶特征、所选措施的风险及患者的意愿。FDG-PET通过图像描述和标准摄取值(SUV)半定量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结合试验前可能性的评估可更好地进行SPN的鉴别诊断川。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断革新和深入研究,将为SPN的准确诊断带来新的希望,但应用预测模型初步评估SPN良恶性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作为一项筛查手段,对于肺癌的二级预防具有普遍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CT等影像学技术的限制、阅片医师的主观判断水平不一,是初步判断SPN性质难以避免的两大挑战。上述两种肺癌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可联合应用于临床实际病例中。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可进一步完善肺癌预测模型,更准确、精确地指导临床后续诊治。本研究表明,预测SPN良恶性时,Mayo Clinic模型凭借其全面性略优于VA模型,同时需要依赖于对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的综合分析进行综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