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

2012-09-06 10:23 来源:丁香园 作者:wchjun
字体大小
- |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由Hart等于1973年首次报道,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的神经系统肿瘤,为神经嵴衍生的较原始的肿瘤,主要由原始神经上皮产生,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侵袭性生长,广泛脑脊液播散,预后极差,大部分仍需通过病理诊断才能确诊。组织形态学属于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外周性较常见,文章报道较多,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相对较少见,而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更为罕见,仅占整个脑肿瘤的0.1%左右,且多见于儿童,成人非常罕见。

 
PNET概述 1973年Hart等首次报道了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其所描述的PNET为发生于小儿大脑的未分化性肿瘤,在组织学上与小脑髓母细胞瘤相似,并认为它与小脑髓母细胞瘤一样,来源于神经上皮细胞未分化的前体细胞。2000年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胚胎性肿瘤分为以下4类:髓上皮瘤、室管膜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及其变型,以及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及其变型(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曾有过其他一些名称,如大脑髓母细胞瘤、大脑神经母细胞瘤、大脑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和蓝瘤。目前对PNET的定义为:大脑或鞍上由未分化或低分化神经上皮构成的高度恶性的肿瘤,肿瘤细胞可以向神经元细胞、星形细胞、室管膜细胞、肌细胞以及黑色素细胞谱系分化。PNET多发于幕下,幕上发生者较少。
 
PNET的临床与MRI特点
 
PNET的临床特点 成人幕上PNET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但肿瘤往往较大,可引起颅内高压及占位症状与体征。患者多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首发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成人幕上PNET的MRI特点 成人幕上PNET在MRI上多表现为实性肿块影,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肿块体积常较大,占位效应明显;肿块内有时可见囊变、钙化及流空血管影;肿块周围轻度水肿或无明显水肿;肿块内信号相对较均匀,T1WI呈略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高或高信号;强化后呈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
 
主要鉴别诊断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肿瘤多位于白质,边界清楚,信号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多无明显强化,周围多无水肿,多位于脑实质深部。少突胶质细胞瘤常有钙化,与PNET较难鉴别,但PNET增强较少突胶质细胞瘤更明显且更均匀。
 
转移瘤 易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区,常多发,病灶较大时易发生囊变和出血,且肿块周围水肿明显,对鉴别有一定价值,故根据病史和MRI表现多可以鉴别转移瘤和PNET。
 
淋巴瘤 易发生于中线部位,呈单发或多发局灶性团块影,呈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囊变少见,明显强化,而PNET肿块位置表浅,邻近脑膜,但肿块周围脑膜无明显增厚增强。
 
生殖细胞瘤 需与位于第3脑室后部的PNET鉴别,生殖细胞瘤信号及增强多不均匀,常位于松果体区,也可发生于鞍上或基底节区,根据部位及其信号表现常易鉴别。
 
脑膜瘤和脑膜血管外皮瘤 PNET肿块位置表浅,邻近脑膜,信号均匀,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多需与脑膜瘤鉴别;部分PNET肿块内可发生坏死,多需与脑膜血管外皮瘤鉴别。PNET肿块位于脑实质内,邻近脑膜无增厚增强。
 
本病误诊率极高,主要是因为PNET发病率低,特别于成人更为罕见,对其影像表现认识不够。虽然PNET与胶质瘤、脑膜瘤等有相似之处,但是明确PNET影像表现,就可以对其做出正确诊断。CT征象可以对MRI表现进行很好的补充,帮助诊断,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肿瘤内部的钙化,借此征象对PNET与低分化胶质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除外)及转移瘤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但是PNET的最终诊断依然依赖于病理诊断,随着对PNET认识的加深及病例积累的增多,对PNET的影像诊断准确率将会明显。

编辑: 冯志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