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美国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LANA Carboxyl Terminal Amino Acids 1052 to 1082 Interact with RBP-Jκ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LANA-Mediated RTA Repression”的文章,发表了波氏肉瘤病毒(KSHV)潜伏感染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公布在国际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版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蓝柯研究员,文章的第一作者是蓝柯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金毅。这项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等项目的资助。蓝柯研究员早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曾在美国宾州大学从事博士后学习工作,目前任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研究组研究组长,研究员。
波氏肉瘤病毒(KSHV)属于gamma-2型人类疱疹病毒,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肿瘤病毒,它可以引起卡波氏肉瘤(KS)、原发渗出性淋巴瘤(PEL)、多中心性卡斯特曼病(MCD)等数种恶性肿瘤,其中KS是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KSHV在感染宿主后能建立长期潜伏感染,只有在特定的刺激下才会进行裂解复制。KSHV在体内建立潜伏感染的机制一直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为深入理解其感染调控机制,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确定了病毒粒子携带的LANA蛋白与宿主转录因子RBP-Jκ 相互结合的最小作用区域,并且对此区域中氨基酸的组成和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
通过体外重构KSHV缺失LANA的病毒(Bac36△LANA),研究人员发现,缺失这段最小作用区域的LANA突变体与野生型LANA相比,无法有效抑制病毒RTA蛋白的转录,进一步证明了LANA与RBP-Jκ的结合对于病毒维持潜伏感染是十分重要的,提示宿主转录因子RBP-Jκ在KSHV生命周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发展新型抗KSHV感染的治疗手段提供了线索。
在之前的研究中,蓝柯研究组还获得了KSHV miRNA相关成果——首次报道了病毒编码的miR-K12-11可以通过调控TGF-beta信号通路而促进细胞增殖,提示病毒编码的蛋白和miRNA在诱发肿瘤发生的过程中可协同作用于同一信号通路。
研究论文首先发现在TGF-beta1刺激作用下,表达miR-K12-11的Ramos细胞细胞增殖较快,且抑制TGF-beta信号通路的活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MAD5是miR-K12-11可能作用靶点。双荧光报告系统发现miR-K12-11可以作用于SMAD5 3’UTR而下调其活性,且Western Blot也证实了miR-K12-11能下调SMAD5总蛋白和磷酸化活性形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