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将来有可能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基于对患者肿瘤生物特性的了解,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医生预测患者个体对于治疗的反应如何。
这些治疗决策被用于治疗已经扩散至前列腺以外的或者在接受早期治疗后复发的癌症,譬如外科手术以及放疗等。患有这类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会接受一种叫做雄激素阻断的治疗,该治疗能够抑制睾酮的产生,睾酮被认为是肿瘤生长的帮凶。
尽管这个模型的结果在目前仍然处于理论阶段,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个系统,显示他们将一些个人数据,即患者肿瘤细胞的具体特性也融入了模型中,这会使得医生在该阶段对肿瘤治疗进行决策的时候有更多的资源。
“这个模型在目前阶段证实了我们可以捕捉到所有在临床上可以被观察到的不同的后果。但是我们仍需要获得尽可能多的个人数据来完善这个模型。”Harsh Jain说到,他是俄亥俄州立大学数理生物研究所的一名博士后,该研究的领衔作者。
“我们设想这个模型对于那些一直以来采用公式来计算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的临床工作这来说会是有用的,它能提供关于肿瘤细胞变异的线索。你在前期或者中期阶段对此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模型便可以为患者预测最优化的治疗。”Jain说道。
该模型于本周发布与PNAS的网络早期版本。和Jain一起进行这项工作的有:Steven Clinton,联合作者,教授;Arvinder Bhinder,俄亥俄州立大学肿瘤医学部助理临床教授;以及Avner Friedman,一位俄亥俄的杰出大学教授。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每年在美国,有240000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导致34000人的死亡。
化学去势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在于抑制睾酮的产生,睾酮是导致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患者在开始去势治疗后一到两年,癌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为去势抵抗。而总的来说,发展到去势抵抗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
Jain说,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了去势治疗之所以会直接导致去势抵抗疾病,是因为一旦睾酮从体内移除,变异的癌细胞能够在一个无睾酮或者低睾酮的环境下生存,重新发生肿瘤。
目前,用以去除睾酮的连续治疗是标准治疗。但是由于临床医生深知去势抵抗是不可避免的,新的治疗方式正在积极开拓中。一项全美的临床试验正在对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的风险和获益进行评估。该雄激素阻断是指让病人持续服药直至症状有所改善,然后停药,直至疾病出现进展后再重新服药。
目前由俄亥俄州的科学家们开发的数学模型表示,根据目前的临床上获得的平均数据,这种间歇性疗法可能实际上加速了去势抵抗的发展。
“抗生素的间歇使用给那些抗药的病菌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同样的,间歇性的雄激素阻断治疗可能会筛选出耐药的突变癌细胞,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Jain说道。
平均水平并不是哪儿都通用的,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要追寻一个由因人而异的公式组成的系统来计算个人差异。譬如,前列腺特异抗体(PSA)检测仍然是筛选前列腺癌的最常用的手段,同样也用来评估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而“正常”水平的在男性体内可以是一个很大的范围,Jain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