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李兆申教授课题组历经15年攻关,针对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开展了胰腺癌早诊标志物研究,并通过内镜介入、改良外科手术方式等探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课题组完成的“胰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研究”项目在2010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一等奖。
胰腺癌是常见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低于5%,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且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无显著突破。李兆申教授课题组在胰腺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模式和内镜介入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多创新性成果。
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课题组发现或证实了多种新的标志物对胰腺癌的早诊价值,包括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穿刺物粘蛋白分子、NPTX、miR-21、miR-196a、胰液TTR蛋白、K-ras突变联合CA19-9等,并建立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流程。
在胰腺癌外科手术方面,课题组通过改进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技术路线、完善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实施区域淋巴结廓清术、改进消化道重建技术等多项措施,使部分“不可切除”病例变成“可切除”,总体手术切除率达到为80%~85%,严重并发症低于15%,胰瘘发生率仅为2.7%,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8%、31.4%和20.9%,迄今累计已完成3000余例胰腺癌手术。
在内镜介入治疗方面,针对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课题组率先开展了EUS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种植新技术,短期疼痛缓解率达75%,1年生存率达27%;研制成功可承载放射性粒子的胆胰管引流支架;并开展了腹腔神经节放射粒子种植术治疗胰腺癌疼痛。使中晚期胰腺癌的1年生存率提高到27%,平均中位生存期提高至9.4月。
该课题组目前已获国家专利4项,成果在国内30余家单位推广,先后20余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操作演示,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