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尼古丁在人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离子通道而引起心律失常。由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杨宝峰教授提出的这一新观点,有别于长期以来"儿茶酚胺释放导致心律失常"的理论,使人们对烟草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不少人认为吸烟只会患上肺部疾病;却不知吸烟还会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猝死。有研究表明,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生存年龄平均少于2.71年;已经证实,香烟中的尼古丁不仅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肿瘤、脑卒中等,还能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窦房传导阻滞等。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以"儿茶酚胺释放"的理论来说明吸烟所致的心律失常---即尼古丁与N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致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周围血管内皮损伤,加重心肌缺血,最终使心脏电活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
杨宝峰教授等人在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用来抑制儿茶酚胺释放的药物并不能完全遏制尼古丁所致的心律失常还有其它的途径。为此,他们采用膜片钳、基因钳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尼古丁本身可直接抑制心肌中的3种钾通道功能,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和动作电位时程缩短,从而产生心律失常。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尼古丁不仅可通过儿茶酚胺释放这一间接途径引起的心律失常,而且还可直接用于心脏多种钾通道而扰乱心脏的正常节律。
据此理论,人们有望通过筛选和寻找改善心脏离子通道、特别是钾通道功能的药物,开发和研制出有效防治针对尼古丁所致心律失常的特异性药物。但杨宝峰教授指出: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办法,仍是必须戒除烟民们"吞云吐雾"的陋习。因为吸烟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有人们所熟知的肺癌、哮喘、心脑血管病等,而且也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
杨宝峰从药理学角度解释说,吸烟能加速多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如氨茶碱等药物作用于 吸烟者,其分解与排泄速度比不吸烟者快3倍,疗效降低;吸烟者服用去痛片等解热镇痛药,其疗效仅为不吸烟者的10%;吸烟者口服甲苯磺丁脲、苯乙双胍或注射胰岛素等降糖药,通常需要较不吸烟者相应增加15%-30%的剂量方能达到疗效。此外,吸烟还会影响药物吸收,因吸烟使血管收缩,加之延迟胃部的排空时间。吸烟者血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就比不吸烟者下降约3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