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分钟新增6.4个癌症病例

2015-04-12 16:43 来源:央广网 作者:庄胜春
字体大小
- |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举办的“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国癌症防控高峰访谈在北京举行。从这次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惊人的数据,根据对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我国当年新增癌症病例337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4人得癌症。

这样一个最新出炉的数据,听起来很容易让人恐慌:怎么这么多人得癌症啊?但是,只有透明的数据,才能引发大家的重视;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也提醒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有针对性的查体防癌。

一大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楼前就排起了长队,百名义诊专家分为头颈组、脑肿瘤组、乳腺组等16个组别为咨询者进行分析诊断。

这已经是肿瘤医院连续17年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公益活动,可是在上午举行的中国癌症防控高峰访谈上,肿瘤医院院长赫捷仍然面露遗憾——癌症防控分为三个阶段:宣教、早诊早治和治疗诊断,而他们的病人中有60%-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

赫捷:第一是对癌症的知识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第二是发现了一些症状或者一些早期表现,但是没有在意。实际上,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比较低的水平,但是治愈率也是比较差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现晚。

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陈万青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点上报的数据统计分析,11年全国新增癌症病例337万,比10年增加了28万——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4个人得癌。

陈万青:我们会保证我们用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有全国代表性的。上报数据的300多个项目点覆盖3亿多人,实际上用的是177个项目点、覆盖约1亿7千万人,样本量足够大。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再结合全国人口进行大概的估算。大家看我们这个数据会觉得新增病例上升很快,一年多了将近30万,但实际上考虑到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总体发病率实际上变化不是太大。

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表示,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确在上升,并仍将持续一些年,但这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世界上癌症最严重的发病区域是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北欧地区;我们应该做的,是正视这一现实并加以应对。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数据发布会造成社会恐慌。对此,陈万青说:

陈万青:我觉得信息的透明虽然会引起一些误读,对全民的健康意识还是有好处的,现在关注癌症的人多了,大家的防癌、体检意识都增强了,我觉得是好事。

肿瘤医院院长赫捷也提到,癌症有1/3可预防,1/3可治愈,1/3可缓解,民众既不要谈癌色变,也要注意转变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查体,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有10-15年的潜伏时间来纠正,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的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癌症,但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防癌养生节目或者网络帖子,其中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又要打上一个问号。

此次“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认识癌症 倡导健康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不抽烟、少喝酒,可能很多人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子,很多人可能容易偷点懒,比如,某某节目说了,要吃红薯,可以防癌,很多人就去一窝蜂买红薯。这靠不靠谱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表示:

王绿化:我们说健康生活方式、膳食平衡,不能单说吃什么好,不吃什么好。我就注意到一种说法说红薯是健康食品、抗癌食品。大家可能不知道,在30年前的一些北方农村地区,红薯是主食,因为是糖类、胃酸产生多,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相当多。当然,我们的膳食结构中国年有一定的红薯、杂粮比例,可能对健康是好的。

肿瘤医院院长赫捷也表示,现在没有明确研究证明什么食品会致癌,但他也根据现有的统计结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赫捷:一些化学物质是和癌有关系的,比如一些腌制的咸菜、酸菜、肉类中提取的亚硝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癌症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这些化合物有关系的食品,我们就认为和癌有关,应该尽量远离。比如,过了夜的白菜,大菜帮的那种,我是不吃的,过了夜了以后,它的亚硝胺、亚硝酸盐含量偏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可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